Hot Music Theory Courses (熱門課程)
AMusTCL -- 音樂理論考試研習課程 AMusTCL 初級文憑音樂 理論考試研習課程 本考試研習班 課程不單為裝備學員參予 Trinity Guildhall - AMusTCL 初級樂理文憑的專業公開考試而設 , 也同時提供相等於學位第一年程度相若的和聲學知識予學員,幫助他們掌握各類風格的和聲寫作和分析,...
Article & Poem (詩詞文章)
Recent Comments (近期迴響)

    令人醇醉的八十年代歌曲的旋律人後記

    前言: 上一次題及的八十後和六十後聆聽歌曲口味的不同的問題,現在又有新發展。我和新郎哥對展示出來的結果,都不禁相對笑笑。當然,我們是很高興和欣賞各方好友的大力支持,他們無論想唱甚麼歌曲,都是為新郎哥助興。既是幫忙,攪攪氣氛,我們也很專重他們的選擇。不過,話得說回頭,人對音樂的感應,歌曲風格的認同,還是那一句,不同年紀閱歷,不同時代,不同民族的文化價值和美學的標準,都是不同的。所以,對音樂藝術的審美標準和理解,都不會是永恆不變的。

    正文:

    經過一番商討,新郎哥老友 email 給各方好友之後,我還已為沒有異議。可是,先是一輪silence ,最後的結果是: 一番你推我讓之後,各八十後老友就推了一個不大懂中文的老友出來 (他原本是印尼華僑,根本不知道誰是劉家昌,也不知國語歌梅花海鷗,更遑論月亮代表我的心),致 email 新郎哥說,他們還是想向難度挑戰,所以最好還是唱 Time to Say Goodbye。查實,最當初的時候,我是 propose 唱這首歌作為壓軸歌曲。可是老友們一聽到 Time to Say Goodbye Sarah Brightman 唱第一段時就牙痛咁聲。因為他們說這很像急口令。因此他們想唱一首比較容易的。但他們 propose 的歌曲,又不大適合作壓軸歌曲。最後,新郎哥就說出自已的至愛 — 老餅歌曲–劉家昌的 晚安。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所述的前因。

    事情確是峰迴路轉。後來,這班八,九十後老友聽過此曲後,就分分說很老套,難頂。所以,就轉呔唱 Time to Say Goodbye 了。他們現在是不怕急口令的前段。真奇怪。

    然而,他們所說的急口令,也不是甚麼真的像棟篤笑的急口令。只是他們不夠音樂知識,不知道 Time to Say Goodbye 的原作者是 Italian 。也不知 Italian 最令人欣羨的音樂就是 Opera。意大利歌劇在音樂史上的地位是無可爭辯的。甚麼是 Italian Opera呢? 就算今天那些知道有 Broadway Musical ,有 Phantom of opera 的八十後年青人已被稱為有音樂修養的了,我看也是答不上來。查實意大利歌劇最dramatic 的部份不是 Aria (嘆調),而是 Recitativo (宣調)。意大 利歌劇強調音樂,所以沒有對白。所有推進劇情的部份,需要用 recitativo 來半講半唱出來。這就是 Italian Opera 的精粹了。用意大利文來唱 Recitativo,可說是一絕。根本,Recitativo 的寫作就是為意大利語言度身定做的,我們用德文,或是法文,根本唱不到這種 recitativo 的效果。

    Time to Say Goodbye 這首歌曲的第一段就是摹彷輕快的 意大利 recitativo 的風格而寫成的。我們的老友是中國人,不懂說意大利話,所以 feel 不到這個 “急口令” ,也覺得難學難唱。而且,原文是意大利歌曲,英文版本只是歌曲太成功了,為了迎合世界各地歌迷的口味,只好張就點用英語唱出來。用英語唱這首歌,我看是低了一點層次境界,稍欠風韻。

    不過,為何香港的八十後又 feel 不到劉家昌的中國式曲調? 這也拜九十九年的 British Colonization 所賜。因為殖民地的西方式的管治和西化教育,也有很大程度 marginalize (不是erase) 一切跟中國本土有關的文化,社會和政治。我們香港人的文化特性,說真的,也真與大陸人,台灣人很不同,可說是 something-in-between 。既然正統灌輸的文化不能幫助我們找得我們自身的文化身份,我們還是多得流行文化的輸入。幸好,在六十年代,台灣的流行曲文化,經自由開放的英式殖民地政策傳送過來,又因我們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,要禁也禁不來,結果,我們就 recreate,reshape 了不少所謂的中華民族的音樂風格。在那個年代,如果你聽用粵語所寫的流行曲,是低下低俗的,難登大雅之堂。而所謂的台灣流行曲,如青山的,姚蘇蓉的,就是正宗香港的中國人歌曲。垣白說,劉家昌這首晚安,並不是他最好年作品之一,開頭的兩句,就很像黃自先生在我們中國的音樂現代化時期,即二,三十年代所寫的最早期中國風格的藝術歌曲風格,如玫瑰三願等的旋律。我想,我們八十後的也不知道黃自老師的 “花非花” ,或是玫瑰三願 歌曲是甚樣。可能他就只知道林子祥的 “每一個晚上”。

    真的,歌曲旋律的奧妙處,正如野人蕭公子留言,在於聽者的音樂修養,和作者的功力。兩者,皆缺一不可。

    我看,老友所欣賞的舊歌和 “中國”風格的旋律,還是在歷史記憶中去找尋吧。就是這種特有的歷史記憶和社群印記,構成了我們這一代六十後的 Collective Memory,集體回憶,從而 reshape and reconstruct 我們的不中不西的中華民族音樂風格。

    全文完

    David Leung (theorydavid)

    2011-06-19 (published)

    Music and Arts: Articles and Poems
    I-and-the-village-Chagall
    I and the village Chagall

    Learn Contemporary Music?

    The Lute Player — Franc Hal
    This is Young Mozart!

    Presentation of young Mozart to Pompadour 1763 Vicente de Paredes

    Life Long Learning is a Pleasure -- Contact Leung Sir

    Lady sit At the Virginal — Vermeer
    SC 2012 Concerts (1800 attendants)


    Pierre-Auguste-Renoir
    Pierre Auguste Renoir


    monet-sunrise
    Sunrise - Monet


    JeanHonore-Fragonard-The-Swing
    The Swing - JeanHonore Fragonard


    JastrowDuckFliegende
    Jastrow Duck Fliegende


    The Music -- Klimt (Modernism in Vienna)
    The Music - Klimt (Modernism in Vienna)


    Distorted-image-Korean-artist
    Distorted image - Korean Artist


    Placidity-SQ3_Page_01
    Placidity-SQ3_Page_01


    IMG_0645


    David-Teniers-and-the-Cabinet-of-Archduke-Leopold-William
    David - Teniers and the Cabinet of Archduke Leopold William
    Jastrow Duck Fliegende


    Toulouse-lautrec-Two-women-waltzing
    Two-women Waltzing - Toulouse-lautrec


    Kandinsky-Composition2
    Composition - Kandinsky


    Violin-Sonata-Classical-Style

    Violin Sonata in D major - midi composition modelling


    Elizabeth-at-the-Piano-Eakins
    Elizabeth At The Piano - Eakins


    The-Love-letter-Vermeer
    The Love letter - Vermeer


    Armand Guillaumin - Young Girl at PianoYoung Young Girl at Piano - Armand Guillau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