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 本文章接續 2010-12-28 和 2011-01-03 前兩篇文章去探討主導動機 Head Motive 怎樣以音樂修辭的方式在作品中表達音樂意義。
以下是羅大佑的歌曲 是否 (假如) 的樂譜。請留意繼第三小節後,每一句樂句的起頭處,都是以兩個樂音下行六度跳進,並以模進進行,其節奏特色使之成為 樂句的 Head Motive。
是否 / 假如 的樂譜 |
以上的樂譜顯示,mi–sol. 是第一句的 Head Motive,fa–la. 是第二句的 Head Motive,sol–si. 則是第三句。Head Motive之後,樂音就繼續向前發展,組成整句樂句。在副歌處 (Refrain) ,兩句樂句都以 do’–fa下行五度跳進作為樂句的 Head Motive,將音樂逐層地推進至高潮。
若我們以音樂修辭的方式去理解,第一樂段的樂句看來就像以下的設計:
(以下以標點符號作為句字修辭的符號,而 xxxx 等 則是從 HeadMotive 發展出來,延續樂句的樂音。我們在這裡的分析不須理會音高 pitch)
?? xxxxxxxx,
?? xxxxxx。
?? xxxxxxxxx, xxxx,xxxx,xxxx。
而副歌樂段,就看似以下的設計:
!! xxxxxxxxx,xxxx,xxxxxxx。
!! xxxxxxxxx,xxxx,xxxxxxxx。
音樂修辭的設計,是引導著音樂旋律的前進。我在這裡用標點符號去代表樂句的修辭,讓讀者可以想像音樂所能表達出的意思。
再看看普通話歌詞的語文修辭,實在與音樂修辭的設計非常吻合,堪稱曲詞互配。
請看看以下歌詞中的語法修辭,也以 Anaphora 來設計:
第一段:
是否 ? 這次我將真的離開你,
是否 ? 這次我將不再哭。
是否 ? 這次我將一去不回頭,走上那條,漫漫永無,止境的路。
副歌:
多少 次的寂寞掙扎在心頭 ! 只為挽回,我將遠去的腳步。
多少 次我忍著胸口的淚水 ! 只是為了,告訴我自己不在乎。
讀者可前以下往 youtube 網址聆聽 是否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z_osv7x6Gc&feature=related
值得一提,本人很喜歡普通話版 是否,”是否” 這兩個字的國語發音,很吻合下行六度的 mi—sol。可是,隨了歌詞能以普通話只得四聲的優勢 (廣東話版 假如 就不能),毫不困難地將音樂修辭的格式,差不多如實的反影出來,我喜歡它主要更因為 是否 不是一首描寫男女愛情的情歌。查實它是電影 搭錯車 的插曲。(主題曲是酒干倘賣無)。故事是描述父女之間那真摯感人的愛。因女兒一心想成為歌星,不得不忍痛地和貧困,並靠拾荒為生而養大自己的老父斷絕關係。為了女兒成名,老父至死也默默承受。這首歌就是當女兒忍痛地離開相依為伴的老父,去闖所謂的一番事業時唱的。
從以上的討論,我們大概明白,何謂音樂修辭性的主導動機 Head Motive ,以及它是甚樣由 語法上的 Anaphora ,詩歌性修辭 (poetic rhetoric) 演變出來。由於音樂的語法是可以傳遞意義的,所以當聆聽者以樂音的修辭設計來聽這首音樂時,在理論上,這些樂音是可以引起聽者的感受和反應 (emotion and response),從以產生美學上的愉悅 (aesthetic pleasure)。
待續…….. To Be Continued………
David Leung (theorydavid)
2011-01-08 (published)